从历史看母亲的力量
从女娲补天至今,正是母亲这一伟大的角色才造就了人类繁衍生息、代代相传。
有位哲学家说,一个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好教师。胡适说,在家庭教育中,最重要的就是母亲!
《WIN女主人课堂》推出母亲节特别课堂,婷姐带领大家走进“从历史看母亲的力量”。
母亲的格局决定子女人生的高度
第一个故事——薄姬
汉文帝的母亲薄姬,薄姬的大格局为自己的儿子赢得生存权,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儿子登上大宝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1.韬光养晦。在别人争宠献媚时,她自毁容貌,带着儿子远离争斗,远赴地处偏远的分封地。
2.坚持勤俭治家。薄姬不仅严于律己,克勤克俭,更要求所有女眷不得穿拖地长裙。
3.不参与争斗。薄姬告诉儿子,不要参与任何争斗。她认为争斗中的任何一方,都不是赢家。
3.苦读修身。曾国藩曾说:“天下惟诚不可掩,汉文帝之谦让,其出于至诚者乎!……盖其德为三代后仅见之贤主,而其心则自愧不称帝王之职而已矣。”
4.为儿子打造朋友圈。薄姬通过联姻为儿子笼络重臣周亚夫。在七国之乱中,周亚夫统帅汉军,三个月平定了叛军。后来,文帝病重弥留之际,嘱咐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景帝说:“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,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。”
5.为母则刚。吕后死后,大臣皆称薄姬仁善,故迎立刘恒为帝,尊薄姬为太后。汉文帝在听到自己被拥立为帝时,有些徘徊。有段传闻记载,汉文帝出生之前,薄姬曾做过一个梦,梦见有苍龙盘踞在她肚子上。于是,当儿子对王位徘徊不前时,薄姬告诉儿子,你是天命所归。大臣的衷心拥戴,母亲的坚定支持,为“文景之治”提供坚实的基础。
《史记﹒吕太后本纪》原文中说:“代王方今高帝见子,最长,仁孝宽厚。太后家薄氏谨良。且立长故顺,以仁孝闻于天下,便。”也就是说,代王不仅本人仁孝宽厚,其母薄氏也恭谨善良,是最佳的人选。
母亲的智慧,就是子女人生的广度
第二个故事—隋炀帝母亲独孤伽罗
反面案例,来自隋炀帝母亲独孤伽罗。
一方面独孤伽罗才貌双全,以“骑兽之势”劝勉杨坚“开基立隋”。隋朝开国后,独孤皇后一直辅佐隋文帝,夫妻二人在朝堂上同进退,开创了“开皇之治”,被尊为“一代贤后”。
另一方面,继承人的教育上,她犯了致命的错误。因为长子杨勇不尊母命,纳妾气死自己的原配,而犯了母亲大忌,再加上杨勇性格豪爽,有次打造了一副奢华的铠甲,没有传承父辈朴素的作风,最终被废去太子之后。
而次子杨广,积善阿谀奉承,在父母面前伪装自己的骄奢淫逸。最后,夺得皇位。
太强势的母亲因为太子纳妾而被废,因为重臣高炯纳妾被放逐,从而导致隋朝二世而亡的悲惨结局。
第三个故事—民国大学者胡适母亲冯顺弟
童年时候胡适的父亲早逝,是母亲冯顺弟一手把他拉扯大。虽然冯顺弟出身农村,又大字不识,可她骨子里的修养却影响了胡适一生。
冯顺弟23岁守寡,既是慈母又是严师,高度重视儿子的教育。儿子三岁送私塾、12岁赴上海读书、17岁赴美留学。她将胡适培养成一代哲人,为民主、自由而奋争,为国难、民穷而奔波,尽一个知识分子的应尽责任,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端人、领军人物,一度曾任驻美大使、北京大学校长。
胡适曾在《我的母亲》中,提到他的母亲每天天刚亮时,就叫他起床。他写到:“她看我清醒了,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,说错了什么话,要我认错,要我用功读书......我能经常第一个到校完全是仰仗母亲多年严格教导有方。"
婷姐教育观
我的母亲,教会我热爱生活。今天,我可以积极正能量地面对生活,“上得厅堂下得厨房”,都是得益于母亲的谆谆教诲。
今天,主要分享我的教育观:一流的母亲做榜样、二流的母亲做教练,三流的母亲做保姆。
1、允许孩子做自己,平凡或伟大都由自己选择。
在孩子很小的时候,我内心就坚定了一个信念,不强求他上兴趣班,允许孩子做自己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他对我说,自己不想做个平凡的人,想努力创造不平凡的事业。
2、用充盈的爱培养孩子完整的人格;
爱,是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。但有别于溺爱,我们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有爱的环境,从而培养他拥有一个完整的人格。
有人说:“不幸的童年,需要一生来治愈”。对于孩子来说,最好的成长是家庭和睦幸福。
3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好习惯;
我的家庭一直以来都有坚持读书的习惯。我们会在闲暇时,同读一本书,并互相分享阅读的感受。当我工作特别忙碌的时候,孩子还会督促我读书,分享给我一些他认为有收获有帮助的书。
4、用文字的力量触达孩子的灵魂;
家书,是我多年来坚持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之一。在文字中,我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、思想,以及对生活的感悟。这是十分有效且有温度的表达方式。我的孩子是男孩,所以我特别注重培养他的责任感,男子汉气概。我也发觉通过文字的表达,更适合对男孩的教育。
5、营造烟火气的家庭生活场景,让他热爱生活。
母亲节,我就亲自下厨,为婆婆做一顿丰盛的大餐。热爱美食,热爱制作美食,勤做家务,是我从母亲身上学到的,我也传给自己的孩子。
互动交流
“
苑嘉益
《WIN女主人课堂》2019级学员
豆捞坊潮汕牛火锅创始人
女人的一生从三个人身上学习蜕变。
第一,妈妈。我从妈妈身上学习到善良上进的品德。妈妈是一个菩萨心肠的人。就像婷姐所说:“斗争永远没有赢家”。不断修炼自己,不与人争斗,是母亲教给我的。
第二,婆婆。与婆婆的相处,我懂得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的困难。这是我第二次的蜕变。
第三,孩子。当我成为母亲后,我会为孩子不断改善自己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。
这是我学到的三次蜕变,让女人成为更完整的自己。
“
董乐
《WIN女主人课堂》2019级学员
暗物智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
从小,母亲就告诉我要不断学习。至今已70多岁的她,仍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,还不断学习新鲜事物,并持之以恒。童年时期,母亲会给我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。当时不太理解,但长大后,我发现这些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培养了我坚韧的品格。无论是顺境,还是创业面对挑战时,我都在践行从母亲身上学到的坚韧。
家书,对我而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它是保持与母亲情感连接的有效手段。海外求学的过程中,以及母亲节这样的重要日子,我都写给母亲一段话。这是多年来的习惯。
“下得厨房”,我更多是从婆婆上学习。她的厨艺,以及热爱生活的状态,都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。
教育孩子,是传承,也是鞭策我不断前进的动力。另外,我的幸福是遇到的每个人都带给我不同的成长。
“
王莹
《WIN女主人课堂》2019级学员
中燕(深圳)贸易有限公司CEO、自由投资人
母亲,教会我大爱,教会我“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。父母是创一代,所以他们异常忙碌。但母亲,却可以每天早早起床,一边顾好家里,关心我们;一边为公司的工作奔走。她不会因为一些困难而沮丧,而是更包容更善良地处理问题。
“
田甜
《WIN女主人课堂》2019级学员
慧谷家族理事,TWT Global Group董事
桥爱慈善基金会创始人
作为创一代的女性,母亲告诉我要自强。当代的女性,在职场上表现出的更多是强势的一面。而我从婆婆身上,学到女人要如水。她会告诉我,女人要懂得柔软,懂得包容,懂得培养老公的责任感。夫妻之间,适当地示弱,懂得撒娇,是智慧,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催化剂。在有爱的氛围中,我的女儿也经常表现出对家人的包容。
“
杨乐乐
《WIN女主人课堂》2019级学员
湖南卫视主持人
没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
平衡好家庭与事业,我相信每一位女主人必定要比常人付出更多。乐于付出,懂得褒奖,这是我从身边优秀的家庭中学到的智慧。
教育孩子,我认同“言传身教”。只有当我们自己以身作则,享受做家务的乐趣,才会让孩子有参与的热情。恰恰是通过这些生活上的小事,才能慢慢培养孩子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,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多机会,体会更多生活的乐趣。
“
林庭如
《WIN女主人课堂》2019级学员
投资人、浙江华布岛集团总经理
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,最大的感触是与孩子一起成长。
比如,孩子会告诉我:理解规则,遵循规则;乐观生活,不要放弃。
而我通过与三个孩子的相处,也是在不断学习多一些包容,多一点耐心。现在我教育子女的更多是降低期望值,静待花开。